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3年第1期
编号:12362001
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ICU危重患者贫血的临床对照研究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1月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13年第1期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(rhuEPO)治疗ICU危重患者贫血的疗效。 方法 将本院重症医学科(ICU)2009年4月~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(n = 50)和对照组(n = 50)。两组患者均接受ICU常规治疗,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uEPO,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铁剂和维生素B12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第1、7、14、21、28天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(HB)、血细胞比容(HCT)、网织红细胞(RET)测值变化,输血率、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。 结果 贫血相关指标显示,与治疗第1天相比,观察组患者RET计数逐渐上升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;对照组患者RET计数无明显变化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两组患者HB、HCT均有所下降,但与同组治疗第1天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组间比较显示,治疗第7、14、21、28天RET计数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,HB、HCT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观察组输血率(48%)明显低于对照组(74%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。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,观察组病死率(42%)低于对照组(48%),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 结论 rhuEPO能够提高ICU贫血患者RET计数,维持HB、HCT的相对稳定,降低输血率。但rhuEPO并不能缩短ICU贫血患者的住院时间,也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。从节约血源和减少输血风险的角度出发,可以考虑对ICU贫血患者使用rhuEPO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[关键词] 促红细胞生成素;危重患者;贫血;预后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 R55 [文献标识码] A [文章编号] 1674-4721(2013)01(a)-0011-03

    贫血在 ICU危重患者中十分普遍。贫血发生的原因有外伤失血过多、慢性疾病所致骨髓红细胞生成普遍减少等[1-2]。输血是最常用的治疗贫血的方法,然而国外有研究发现输血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[3]。另一项有关危重患者的输血风险-利益比研究表明积极输血可能会降低危重患者存活的可能性,而限制性输血可能有益于危重患者存活[4]。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纠正和治疗贫血。自1986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(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,rhuEPO)以来,已陆续有rhuEPO有效改善肿瘤相关性贫血、肾性贫血、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贫血等的报道[1-2],但还不清楚rhuEPO对ICU危重患者贫血的影响。本研究旨在观察rhuEPO能否纠正ICU危重患者贫血,降低输血率,并改善预后,现将结果报道如下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(ICU)2009年4月~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。纳入标准:贫血诊断明确,即血红蛋白(Hb)<120 g/L[5]。排除标准:(1)需要紧急输血的严重创伤、急性大出血、失血性休克患者;(2)正在使用细胞毒性药物、免疫抑制剂或rhuEPO治疗的患者;(3)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;(4)ICU住院时间<7 d。其中,男43例,女57例,年龄23~85 岁。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(rhuEPO组)和对照组(铁剂+维生素B12组)各50例。
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

    两组患者均接受ICU常规治疗,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铁剂(力蜚能) 150 mg口服,每日1次,连续10 d,维生素B12 0.5 mg 肌内注射,每日1次,连续10 d;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uEPO(益比奥),150 U/kg,皮下注射,每日1次。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(APACHEⅡ评分系统)对纳入对象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评价。分别于用药第1、7、14、21、28天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(HB)、血细胞比容(HCT)、网织红细胞(RET)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HB、HCT、RET的测值的变化情况,输血率、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3 统计学处理

    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.0分析数据。计量资料用均数±标准差表示,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,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;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,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。P < 0.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具体见表1~5。

    表1所示两组患者年龄、性别、治疗第1天APACHEⅡ评分、贫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,说明两组基线一致,具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表2~4所示分别为两组患者治疗第1、7、14、21、28的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(HB)、血细胞比容(HCT)、网织红细胞(RET)测值比较。贫血相关指标显示,与治疗第1天相比,观察组患者RET计数逐渐上升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;对照组患者RET计数无明显变化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两组患者HB、HCT均有所下降,但与同组治疗第1天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第7、14、21、28天RET计数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,HB、HCT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

    表5 所示为两组输血率、住院时间、病死率比较。观察组输血率(48%)明显低于对照组(74%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。观察组住院时间(18.91±11.27) d与对照组住院时间(17.84±12.45) d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,观察组病死率(42%)低于对照组(48%),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,提示rhuEPO治疗并不能缩短ICU贫血患者的住院时间,也不能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。, 百拇医药(吴千海 陈宏 王蕾)
1 2下一页